⒈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。比喻严重的隐患。
引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越在我,心腹之疾也。”
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韩之在我,心腹之疾。吾将伐之,何如?”
《吕氏春秋·知化》:“越之於吴也,譬若心腹之疾也,虽无作,其伤深而在内也。”
致命的祸患或隐藏在内部的危害。《左传.哀公十一年》:「越在,我心腹之疾也。壤地同而有欲于我,夫其柔服,求济其欲也。」《晋书.卷一二四.慕容盛载记》:「兼内有萧墙之难,不宜养心腹之疾。」也作「腹心之疾」。
指体内致命的疾病。比喻严重的隐患。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越在我,心腹之疾也。”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1回:“重耳在外,终是心腹之疾,必除了此人,方绝后患。”
心腹之病、心腹之患、心腹大患
心腹之疾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。
查看更多
心xīn(1)(名)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也叫心脏:~博|~跳。(2)(名)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~思|~得|用~|谈~|一~一意。(3)(名)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~|圆~|重~|灯~。(4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腹读音:fù腹fù(1)(名)基本义:肚子;躯干的一部分。人的腹在胸的下面。通称肚子(dù·zi)。(2)(名)鼎、瓶子等器物中间凸出的部分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疾读音:jí疾jí(1)(名)疾病:积劳成~。(2)(名)痛苦:~苦。(3)(动)痛恨:~恶如仇。疾jí(形)急速;猛烈:~风|~驰|~走|大声~呼。
巴蛇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
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
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
……图得而不图失,知利而不知害,岂非,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!
蛇,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,其为蛇青赤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