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资治通鉴


资治通鉴的词语
资治通鉴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
资治通鉴释义
读音:zī

资zī(1)(名)钱财;费用:~财|~本|工~|合~。(2)(动)资助:~助。(3)(动)提供:以~参考。(4)姓。资zī(1)(名)资质:天~。(2)(名)资格:~历|~望。

读音:zhì

治zhì(1)基本义:(动)治理:(动)治理(2)(形)指安定或太平:~世。(3)(名)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:~所|府~。(4)(动)医治:~病。(5)(动)消灭(害虫):~虫|~蝗。(6)(动)惩办:~罪。(7)(动)研究:~学。(8)姓。

读音:tōng,tòng[ tōng ]

1.没有堵塞,可以穿过:管子是~的。山洞快要打~了。这个主意行得~。

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条~炉子。

3.有路达到:四~八达。火车直~北京。

4.连接;相来往:沟~。串~。私~。~商。互~有无。

5.传达;使知道:~知。~报。~个电话。

6.了解;懂得:~晓。精~业务。粗~文墨。不~人情。他~三国文字。

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~。万事~。

8.通顺:文章写得不~。

9.普通;一般:~常。~病。~例。~称。

10.姓。

读音:jiàn

鉴jiàn(1)(名)镜子(古代用铜制成)。(2)(动)照:水清可~。(3)(动)仔细看;审察:~别|~定。(4)(名)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:引以为~|前车之覆;后车之~。(5)(动)旧式书信套语;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;表示请人看信:惠~|台~|钧~。

资治通鉴造句

比如赤壁之战,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,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,《资治通鉴》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。

丹释此不为,颐以万乘之国,决匹夫之怒,逞盗贼之谋,功隳身戮,社稷为墟,不亦悲哉!。

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书影“吐哺握发”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载,“然吾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”。

《资治通鉴》司马光着魏博指挥使杨仁晸,将所部兵戍瓦桥,逾年代归,至贝州,以邺都空虚,恐兵至为变,敕留屯贝州。

《隋书》与《资治通鉴》均记载文帝驾崩于大宝殿,这说明文帝临死前的病榻就放置于大宝殿。

不过话又说回来,如果知道穿越,杨子璐早就做好准备,资治通鉴都带过来,外加火药配方,中国矿藏分布图,火绳枪制作图等等。
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三四二,元丰七年正月辛酉条。

共有三本,一本是《物宝天华》,一本是《资治通鉴》,还有一本是《寒玉玄冰真气》。

一词,宋末元初胡三省注《资治通鉴》唐僖宗光启三年条下说入静者,静处一室,屏去左右,澄神静虑,无私无营。

一日,魏征又当众顶牛起来,太宗拂袖退朝,《资治通鉴》记载他对皇后说“会须杀此田舍翁!”显然,太宗对魏征的杀机已起。


上一词语:诗性叙事
下一词语:器小易盈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