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犎牛。参见“犎牛”。
引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评文》:“张説为广州宋璟颂曰:‘犦牛牲兮菌鸡卜,神降福兮公寿考。’”
清赵翼《岭南物产图》诗:“水犀角在鼻,石羊胆藏足。果马三尺高,犦牛一峰独。”
也叫犎(fēng)、封牛、峰牛。一种野牛。颈上有高起二尺多的峰,形似骆驼。
牛读音:niú[ niú ]1.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黄。牛角。
2.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
3.喻固执或骄傲:牛气。
4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