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:
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"初,宣子(赵宣子)田于hAo86.首山,舍于翳桑。见灵辄饿,问其病,曰:'不食三日矣。'食之,舍其半。问之,曰:'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。今近焉,请以遗之。'使尽之,而为之箪食与肉,置诸橐以与之。"后以"遗脯"用为舍食遗母之典实。
引证解释:
⒈ 后以“遗脯”用为舍食遗母之典实。
引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初, 宣子 ( 赵宣子 )田於首山,舍于翳桑。见灵輒饿,问其病,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’食之,舍其半。问之,曰:‘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。今近焉,请以遗之。’使尽之,而为之簞食与肉,寘诸橐以与之。”
清丘逢甲《漫遣三迭前韵》:“广柳佣衣亡将伏,骫桑遗脯饿人斯。”
网络解释:
遗脯
yí fǔ ㄧˊ ㄈㄨˇ
遗脯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初, 宣子 ( 赵宣子 )田於 首山 ,舍于翳桑。见 灵辄 饿,问其病,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’食之,舍其半。问之,曰:‘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。今近焉,请以遗之。’使尽之,而为之箪食与肉,寘诸橐以与之。”后以“遗脯”用为舍食遗母之典实。 清 丘逢甲 《漫遣三迭前韵》:“广柳佣衣亡将伏,骫桑遗脯饿人斯。”
遗
读音:yí,wèi[ yí ]
1.遗失。
2.遗失的东西:路不拾~。
3.遗漏:~忘。补~。
4.留下:~迹。~憾。不~余力。
5.专指死人留下的:~容。~嘱。~著。
6.排泄大小便或精液(多指不自主的):~矢。~尿。~精。
脯
读音:pú,fǔ[ fǔ ]
1.肉干:兔~。
2.果脯:桃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