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法外hAo86.施仁 ”。
除应负的刑责外,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方便。
如:「法官见他已有悔改之意,特别法外施恩,取消对他收押禁见的限制。」
施:施行,给予。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。指宽大处理,免施刑罚
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鳌拜》: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,给予一等男爵,世袭罔替,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,旧勋之意矣。”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斯人寂寞》:“烦劳他找到山西省负责人,能否为聂绀弩‘法外施恩’。”
法外施仁
法外施恩作宾语、分句;指宽大处理罪犯。
查看更多
法fǎ(1)(名)由国家制定或认可;并强制遵守的法律、指令、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:宪~。(2)(名)方法、方式:写~。(3)(名)标准样子;可以模仿的:取~。(4)(名)佛教的教义;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:~术。(5)姓。(6)(动)效法:~后王。
外读音:wài外wài(1)(名)基本义:外边;外边的:外边;外边的(2)(形)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:~地|~省。(3)(名)外国:~币|~钞。(4)(名)称母亲;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婆|~甥女。(5)(形)关系疏远的:~族|~人。(6)另外。(7)以外:郊~|局~。(8)非正式的;非正规的。(9)戏曲角色;扮演老年男子。
施读音:shī施shī(1)(动)施行;施展:实~|~工。(2)(动)给予:~礼。(3)(动)施舍:~与。(4)(名)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~肥。(5)姓。
恩读音:ēn恩ēn(1)(名)恩惠。(2)姓。
拉克西丝终于吊足胃口,法外施恩地挥挥手克鲁索。
如果法外施恩,骨头都粉碎后,犯人会受到致命的几击。
更何况这么大的法外施恩,皇帝心里也是不忍的吧!康熙皇帝把折子递给了太子,“你看看,有什么意见?”。
皇儿是国之储君,他们竟敢领了皇儿私自出宫,致使皇儿受伤,这样大逆不道,不剐了他们已是法外施恩,皇儿不必多言!
他以为是他自己满腹诗书的文才和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的口才,折服了大队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,才对他法外施恩,网开一面。
雍正并没有惧怕年羹尧之意,他一步一步地整治年羹尧,而年也只能俯首就范,一点也没有反抗甚至防卫的能力,只有幻想雍正能看着旧日的情分而法外施恩。
罢职回京听用后,臣并未向兵部申辨,只因臣心中自认临阵逆命,的确犯了兵家大忌,经略能饶臣性命,已是法外施恩,况且臣系洪经略一手提拔,那能望恩负义呢。
念其万载功德,法外施恩,贬谪一万八千年道行,赐号“太下小君”。
本官念你初犯,又是女流,法外施恩,判处杖责二十,来人啊,给我打!
大人饶命,我也是受了孙大成的挑唆,才做出如此蠢事,还望大人法外施恩,给小的一条活路。